老司机带路:liux configure 前. 这些准备工作让你少踩80%的坑
为什么你的liux configure总报错?
上周帮同事调试一个编译问题,发现他直接
./configure就开始操作,结果卡在依赖报错两小时。
其实在liux configure前,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能让你事半功倍:
1. 检查依赖项的姿势要对
- 先用ldd --version确认基础库版本
- 运行./configure --help | grep "optional"查看可选依赖
- 记下required字段里的必装组件
我习惯在liux configure前先建个checklist.txt,像这样:
组件 | 检查命令 | 安装方法 |
---|
gcc | gcc -v | yum install gcc |
make | make -v | apt install make |
容易被忽略的环境配置
2. 路径陷阱要避开
在liux configure前,记得检查:
- 是否在源码目录的上一级执行命令
- PATH里是否包含/usr/local/bin
- 临时目录/tmp是否有写权限
真实案例:有次在window子系统WSL里编译,因为默认PATH不包含/mnt目录,导致找不到交叉编译工具链。
3. 参数组合有讲究
不同场景下的liux configure前参数建议:
- 开发环境:--prefix=$HOME/.local
- 生产环境:--sysconfdir=/etc
- 调试版本:CFLAGS="-g -O0"
window用户的特殊技巧
在window下通过WSL执行liux configure前,推荐:
- 关闭window的快速启动功能
- 在~/.bashrc添加export DISPLAY=:0
- 使用choco install make安装基础工具链
优势场景:需要同时使用VS Code编辑和Linux编译时,window的WSL提供了完美的混合开发环境。
终极检查清单
每次liux configure前,我都会跑这个自动化脚本:
#!/bin/bashcheck_deps() {for cmd in gcc make automake; doif ! command -v $cmd >/dev/null; thenecho "缺失: $cmd"fidone}check_deps
记住:
90%的configure失败都是因为准备工作没到位。把这些技巧用起来,你也能成为编译高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