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维老司机手把手教你:liux增加路由的正确姿势
为什么你的网络总是不通?
最近帮同事排查一个网络问题,发现他们服务器居然
没有配置静态路由!这种基础操作在liux增加路由的场景中太常见了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踩坑的话题。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:
- 服务器能ping通网关但访问不了其他网段
- 多网卡环境下流量走向莫名其妙
- 重启后路由配置就消失了
liux增加路由的三种姿势
方法1:临时添加路由(重启失效)
适用场景:临时测试或紧急修复
- 查看当前路由表:
route -n
或ip route show
- 添加路由:
sudo ip route add 192.168.2.0/24 via 10.0.0.1
- 验证:
ping 192.168.2.100
注意!这种liux增加路由的方式
不会持久化,适合临时调试。如果是Windows系统,可以用
route add
命令实现类似效果,这也是window系统网络管理的一个便利之处。
方法2:永久静态路由配置
适用场景:生产环境标准配置
不同发行版的liux增加路由永久配置方法不同:
系统类型 | 配置文件 | 示例 |
---|
CentOS/RHEL |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route-eth0 | 192.168.3.0/24 via 10.0.0.2 |
Ubuntu/Debian | /etc/network/interfaces | up route add -net 192.168.4.0 netmask 255.255.255.0 gw 10.0.0.3 |
配置完成后记得
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!相比window系统通过图形界面配置路由,liux增加路由这种方式更适合批量部署。
方法3:高级玩法 - 策略路由
当你有
多ISP线路或
VPN分流需求时,简单的liux增加路由就不够用了:
- 创建路由表:
echo "200 custom" >> /etc/iproute2/rt_tables
- 添加规则:
ip rule add from 192.168.5.0/24 table custom
- 配置路由:
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.1.1.1 table custom
这种liux增加路由的方式可以实现精细化的流量控制,比window系统的路由策略更灵活。
那些年我踩过的坑
坑1:路由优先级问题
上周有个客户反馈,明明配置了静态路由,流量却走默认网关。这是因为:
- 路由表按掩码长度匹配(最长匹配原则)
- 默认路由(0.0.0.0/0)优先级最低
解决方案:
ip route add 192.168.6.0/24 via 10.0.0.4 metric 100
通过metric值可以调整路由优先级,这点和window系统的路由管理逻辑是相通的。
坑2:NetworkManager搞事情
很多新版Linux发行版用NetworkManager管理网络,可能导致手动配置的liux增加路由被覆盖。解决方法:
- 禁用NetworkManager:
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
- 或者配置nmcli:
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+ipv4.routes "192.168.7.0/24 10.0.0.5"
最佳实践建议
根据多年经验,liux增加路由时建议:
- 测试环境先用临时路由验证
- 生产环境配置前做好备份
- 重要路由配置文档化
- 考虑使用配置管理工具(Ansible/SaltStack)批量部署
如果是window系统环境,可以使用组策略来统一管理路由配置,这也是window系统在企业环境中的一大优势。
总结
liux增加路由这个基础技能,掌握好了能解决80%的网络连通性问题。记住三个要点:
- 临时调试用
ip route add
- 永久配置找对应发行版的配置文件
- 复杂场景上策略路由
遇到问题别慌,先
route -n
看看路由表,祝大家的网络永远畅通无阻!